天津滨海新区是我国北方首个自由贸易试验区、全国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开发区、保税区、高新区、东疆保税港区、生态城等经济功能区一直是滨海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主力,大飞机、大火箭等高端制造业不断创造辉煌,发挥着区域发展的引擎作用。

    然而,有关统计数据显示,滨海新区也有困难村。这些困难村并非国家层面上的贫困村,而是天津市为实现建成高质量小康社会的目标,按照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扶贫工作“六个精准”的重要要求,从村级组织建设、村集体经济发展、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村庄基础设施建设、村庄安定稳定等方面按比例倒排确定的相对困难村,进而确保实现承诺——“绝不允许在高楼大厦背后还有贫民屋”。

    脱贫攻坚是习近平总书记心里最牵挂的一件大事,多次告诫全党同志“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党中央把贫困人口脱贫作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底线任务和标志性指标。扶贫工作,直接关系数千万人民的福祉,关系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能否实现。

    日前,按照天津市市委、市政府高质量完成新一轮结对帮扶困难村工作的部署要求,天津市结对帮扶办近期制定并发布了新一轮结对帮扶困难村工作“三美四全五均等”帮扶目标和评价指标体系。到2020年,困难村要全部达到“三美”、实现“四个全覆盖”和实现“五个城乡均等化”。

    滨海新区中心城区高楼林立、绿树成荫、车水马龙,让人很难将眼前这座现代化新城与困难村联系到一起。困难村如何建成美丽村庄达标村?村集体经济经营性收入如何达到20万元?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如何达到全市平均水平?为了探寻滨海新区困难村帮扶情况,记者一行遍访滨海新区5个街镇的16个市级困难村,采访奋战在脱贫攻坚一线的干部群众,深入了解困难村如何在乡村振兴战略的新形势下摆脱“不长草”的命运,切身感受滨海新区结对帮扶困难村工作给农民生活带来的可喜变化——大树底下也长草!